"將近一百年來,美國有一個普遍的共識是:家庭的居住支出要以在三成以下為宜。而直到不久之前,這確實是一個多數租屋家庭都達得到的目標;但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在密爾瓦基乃至於整個美國,狀況已經惡化到難以收拾。"
"要不是阿琳跟凡妮塔得把所得的七、八成都拿去繳租,她們就不會沒錢讓孩子得到溫飽與擁有一個家。不用被房租壓著,她們就可以找個社區安頓下來,不用一天到晚讓孩子轉學,孩子就會有機會交到一輩子的朋友,可以讓身旁慢慢聚集處世的榜樣跟良師益友。她們會有餘裕去銀行開帳戶儲蓄,可以給孩子買書或玩具,甚至於可以添台電腦放在家裡。為了準時交租、拖延被驅離的命運直到最後一刻、也為了在流浪時趕緊找到下一個落腳處,她們不知付出了多少的時間跟精力,而這些時間跟精力原本可以用來充實她們的人生:她們原本可以去讀社區大學、可以去運動健身、可以去職場上闖蕩,更可以去找個好對象。"
以上摘自:「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3525)
Desmond, Matthew. 2016. 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New York: Crow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