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16, 2012

書評:《錯不在我?》--10月推薦書籍


錯不在我? Mistakes Were Made (but not by me) Why We Justify Foolish Beliefs, Bad Decision, and Hurtful Acts
作者:Carol Tavris & Elliot Aronson
譯者:潘敏
出版社:繆思
出版日期:20101008
 ISBN9789866665677
  • 翁志遠 (輔大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記者林俊宏/台北報導/2012-5-5留美物理女博士劉淑貞去年在網路上認識外籍男子David,對方自稱是CIA(美國中情局)局長,誆稱要花3億元租軍機來台迎娶她,又寄旅行支票來台,委託劉女兌換當作結婚費用,但銀行察覺是偽造支票,使得劉女被法辦;台北地檢署認為劉女主觀上並無犯意,亦未涉及偽造有價證券之犯罪故意,昨將她不起訴處分……劉淑貞在臉書上也透露,不滿外人阻礙她與David的戀情,她說「不管我的感情有沒有智慧,只要能儘快離開台灣這個人間煉獄,我也願意散盡家財!可怕的地獄~」種種跡象顯示,她仍「一往情深」,相信DavidCIA局長,並打算獲解除境管後,飛去美國找他
*********************************************************************
【本報訊/2012-8-31黃季敏不論是以黃金收賄、或是收賄後以黃金洗錢,要不是檢調單位突襲,顯然是神不知鬼不覺,都顯示他手法老道;黃季敏的大膽之處更在於,竟然敢赤裸裸的運用自己的胞兄成立人頭公司、協助圍標,更拿取回扣。
*********************************************************************
【綜合報導/2012-9-1昨高院再更三審宣判,法官認定蘇建和確遭刑求,自白筆錄不能採信,劉秉郎、莊林勳供詞反覆,彼此矛盾也不能採信,此外根據國際刑事鑑定專家李昌鈺的鑑定報告,現場血跡噴濺痕跡完整,和多人同時在場可能擋住噴濺痕的情形不同,且命案現場、行兇用菜刀上均未採到3人毛髮或DNA,在無事證顯示蘇建和3人涉案的 情況下,判3人無罪。
*********************************************************************

Friday, August 24, 2012

(美國)新式醫學院入學測驗強調健康與疾病的社會根源

新式醫學院入學測驗(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 MCAT)將於2015年公佈。新式的測驗反映出對於當代醫療實務之複雜性的愈加重視,因而強調學生為了能在持續演進且絕非完美的醫療保健體系之中有效地發揮功能,必須攫取某些先備知識。MCAT諮詢委員會建議新式測驗涵括行為與社會科學(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 BSS)的基礎知識,因而彰顯該委員會期待醫學院新生對於學習決定健康的社會與行為因子,具有更充分的準備,並且對於個人與團體身分如何影響專業發展與專業行為,予以更為細緻的考察。

Thursday, August 2, 2012

童年的不幸將提升罹患憂鬱與慢性發炎之風險

當一個人傷了膝蓋,會有發炎的現象。當一個人感冒,喉嚨也會發炎。這類的發炎症狀是人體對於傷害的一種天生的自我保護反應。

有趣的是,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當一個人遭遇心理創傷時,類似的過程也會發生。不幸的是,這類的發炎症狀可能極其有害。

Sunday, July 29, 2012

魚與熊掌得兼?

一般總認為,在學術生涯之中,身為母親者會比没有子女的女性更難取得終身教職(tenure)。

如今,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所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名為「追求理想學術生涯的母親」,卻得到了大異其趣的發現。這個研究檢視了一群社會學家的生涯,發現擁有子女的女性,比起没有子女的女性,更加可能在最終步入「理想生涯」-研究者將之定義為終身教職,並包含高度的學術產出,表現在所發表之同儕審查的期刊論文與專書。不僅如此,她們最終邁入這種生涯路徑的機會,和男性(不論有無子女)相比,可謂旗鼓相當。

Sunday, July 8, 2012

有機食品會讓你成為一個混帳?

這些草莓是否為有機的?這個歐母雷特(Omelette)是用放養雞蛋(free-range eggs)做成的嗎?你可以幫我把白米換成藜麥(Quinoa 發音/kinwa/)嗎?這顆甘藍來自本地嗎?這是免施用殺蟲劑的嗎?是公平貿易產品嗎?這些榛果是本地產的嗎?

Monday, June 11, 2012

母親是女兒學習數學的絆腳石?

父母會將各式各樣的特質遺傳給子女,像是髮色眼球的顏色,乃至於是對爆笑喜劇與巧克力冰淇淋的喜愛等等。然而,父母絕對不會想讓小孩承襲某種特徵:那就是對於特定學科的焦慮。但根據Elizabeth Gunderson的發現,其為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者,上述的情況實在屢見不鮮。今年年初,Gunderson和同僚在Sex Roles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旨在檢視有關學習態度的「親對子之傳遞」,尤其是母親對於數學的不安如何傳遞給女兒。Gunderson提到:父母「對於數學的個人感受有可能會影響他們傳遞給子女有關數學的訊息。」子女則可輕易地識別出這些感受是否為負面。父母對於自身焦慮的認知,是阻止傳遞發生的第一步。

Friday, June 8, 2012

未成年媽媽為何一貧如洗?

Mitt Romney上週在一個福音教派的Liberty大學發表畢業典禮演說,很自然地將主軸定調在「家庭價值」與宗教話題上。然而,他提出了一個經濟學的觀察,和某些有趣的新近研究產生交集。

Monday, June 4, 2012

臉書成癮?

「臉書的使用已快速增加,我們刻正面對與社群媒體有關的網路成癮。」心理學博士Cecilie Schou Andreassen談到她在此領域中全球首見的研究。

 AndreassenBergen大學主持一項研究計畫:「臉書成癮。」研究發現已發表在知名的Psychological Reports期刊。為何某些人會對臉書產生依賴,她有著清晰的見解。

Wednesday, May 30, 2012

打破精神病學的壟斷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在本週的年度會議裡,做了兩件善事:他們推翻兩個輕率的提案,其中一個可能讓非患有精神疾病的兒童接受不必要且危險的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另一個則可能將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憂慮與悲傷轉化為所謂的精神疾患。

Monday, May 21, 2012

為何我們老愛談論自己?因為大腦樂在其中

幼稚園老師真人實境秀的粉絲,以及天主教神父每天週而復始的發現,現已獲得科學的證實:人們就是忍不住要談到自己,因為這種感覺真的太好。

Tuesday, May 15, 2012

錯不在我?



「美國心理學界夢幻組合」的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卡蘿.塔芙瑞斯和艾略特.亞隆森,毫不留情地檢視了我們大腦自我辯護的複雜作用。當我們犯錯,我們必須消弭認知失調引起的焦慮。少了自我辯護的心理機制,我們難堪的痛苦就會延長,不停折磨自己,不斷懊悔當初沒有選擇另一條路。但是,不加思索的自我辯護就像流沙一樣,會讓我們越陷越深。它阻礙我們看見自己犯錯,遑論要改正錯誤;扭曲現實,讓我們無法獲得評估局勢所需的資訊;使得愛人、朋友及國家間的嫌隙加深;讓我們無法擺脫壞習慣;讓罪犯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許多專家無法改變過時的態度和做法,而對公眾造成傷害。 

Sunday, May 13, 2012

死亡的光明面:對死亡的覺察可能促成正向行為

當死亡浮上心頭,未必如先前研究所指出,一定會導致陰暗的絕望、恐懼、侵略,或其他負面的行為。Missouri大學的研究者回顧許多研究後發現,對死亡的思索能夠降低好戰態度促成更好的健康決策提升利他精神與助人行為,甚至減少離婚率。 

Thursday, May 10, 2012

絕不後悔!成功老化代表不再去想「要是...就好了」?

Edith Piaf,這位法國偶像唱了一首蔚為流行的歌曲:「Non, je ne regrette rien--不,我絕不後悔」。這位歌手於47歲時死於肝癌,他本人看來絕非健康老化的好例子。但Science最近刊登了一份新研究,顯示「絕不後悔」的哲學對於晚年的情緒健康至為關鍵。

Tuesday, May 8, 2012

精神病學「聖經」大翻修

摘要:

1. 精神病學的聖經,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預計於20135月發行第五版,這將標誌著三十多年來首度在精神病診斷上的重大改變。

Monday, May 7, 2012

母乳哺育並非無本生意:研究揭露其「隱性成本」

小兒科醫師與其他母乳倡導者經常鼓勵新手媽媽至少在前六個月以母乳哺育新生嬰兒,因為據稱這在健康上對母子(女)都有好處。很多支持者主張母乳哺育比用配方奶粉具有更多財務上的優勢,因為,他們說,母奶不花錢。但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在建議期間內餵哺母乳不須付出代價的想法顯然大錯特錯。

Sunday, May 6, 2012

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



高夫曼的《污名》,是每個出版者都夢想能夠出版的經典之作。過去幾年來,不時有出版社宣稱取得本書的繁體中文版權,然而始終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甚至還有先完成中文版序者,可惜最後也未能真正出版。
不少人對本書的中譯本引頸期盼。一方面,高夫曼的學思生涯十分殊異而令人心生嚮往。另一方面,「污名」概念早已成為許多領域的重要研究視角。舉凡社會學、文化研究、社會工作、公共衛生、心理學、特殊教育、犯罪學等相關研究者,無不從本書深受啟發。這部遲來的中譯本將帶給讀者新的觀看眼光,讓我們重新省思這個充滿歧視、處處污名的台灣社會。

規劃理論



規劃理論在過去20年間發生了重大變化,Philip Allmendinger的《規劃理論》一書為這些變化提供了一個廣泛與及時的最新分析,包括理論如何與規劃實踐連結,以及其重要性。本書為年輕學子與學者就當前的規劃理論及新的後實證主義觀點提供了根本的導引。

Friday, May 4, 2012

為何跌跌撞撞的摸索學習是件好事?

稱之為學習的悖論吧!:在欲精熟某些新資訊時,學習的過程愈掙扎,甚至遭遇失敗,日後你愈有可能回想起並應用該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