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總認為,在學術生涯之中,身為母親者會比没有子女的女性更難取得終身教職(tenure)。
如今,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所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名為「追求理想學術生涯的母親」,卻得到了大異其趣的發現。這個研究檢視了一群社會學家的生涯,發現擁有子女的女性,比起没有子女的女性,更加可能在最終步入「理想生涯」-研究者將之定義為終身教職,並包含高度的學術產出,表現在所發表之同儕審查的期刊論文與專書。不僅如此,她們最終邁入這種生涯路徑的機會,和男性(不論有無子女)相比,可謂旗鼓相當。
Roberta
Spalter-Roth為本文之共同作者以及社會學協會的研究與發展部門主任,她提到, 這些發現既令人吃驚又顯得格外重要,對於教研機構亦具有深遠的意涵,因為教研機構內,或多或少充斥著某種刻板印象,認為母親的身分有礙於成為一個認真的學者。
這份調查所要傳遞的訊息乃是:大專院校與學系應當認真且尊重地看待從事學術工作的母親(至少在社會學領域內),並提供彈性的政策來協助她們。
Spalter-Roth說,大專院校有義務提供資源給從事學術工作的母親,並在私下的場合和她們一起努力以探索她們的需求。「並非所有的學校、行政單位或系主任都知曉這些需求。他們必須審視現存的政策以及其他學校已有的措施,」她補充,「行政人員或系主任在此必須扮演一個更為積極的角色。」
這份調查的資料來自600位社會學家,他們全都在1996至97年間取得博士學位。調查顯示,35%有子女的女性社會學家最終步入「理想生涯」,而無子女的女性社會學家中只有22%取得相似的生涯。研究因此暗示,母親或許更擅於平衡家庭與工作的壓力。引用一位從事學術工作的母親的話,有了小孩使她更有效率,因為她可没有時間拖拖拉拉。不只如此,具有理想生涯的母親,相較於具有「替代生涯」或「邊際生涯」的母親,也更為可能對家庭與工作生活感到滿意。研究者將「替代生涯」定義為更專注在教學的生涯,而「邊際生涯」為從事兼任教職。
本研究發現取得終身職的母親中,絕大多數並未利用友善家庭的政策(僅35%曾使用),像是無酬育嬰假、教學時數調整或延長升等年限等。「其他研究者指出,這是因為母親們害怕專業文化中對於照顧提供者的偏見,會危及她們的學術聲望,」本研究如是說。「面對如此這般的處境,行政人員必須在政策上更具創意。女性還是持續地認為,如果休了友善家庭相關的假,她們的生涯將被迫中止。」Spalter-Roth表示。
致力於改變偏見與刻板印象仍是當務之急。Spalter-Roth這麼說,「如果一般還是認為女人有了小孩就不會工作或是不夠努力工作,這樣的想法將會有非常負面的效果。」
By Kaustuv Basu
Reference:
Spalter-Roth,
Roberta,Nicole Van Vooren. 2012. “Mothers in Pursuit of Ideal Careers.”
ResearchBrief.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