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24, 2012

(美國)新式醫學院入學測驗強調健康與疾病的社會根源

新式醫學院入學測驗(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 MCAT)將於2015年公佈。新式的測驗反映出對於當代醫療實務之複雜性的愈加重視,因而強調學生為了能在持續演進且絕非完美的醫療保健體系之中有效地發揮功能,必須攫取某些先備知識。MCAT諮詢委員會建議新式測驗涵括行為與社會科學(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 BSS)的基礎知識,因而彰顯該委員會期待醫學院新生對於學習決定健康的社會與行為因子,具有更充分的準備,並且對於個人與團體身分如何影響專業發展與專業行為,予以更為細緻的考察。

Kaplan等人於2012年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提出了幾個鮮明的例子,說明行為與社會文化因子,對於預期壽命、疾病管理、與族群之間的健康差異等,所扮演的角色。他們主張,就像自然科學一樣,若是没有先備的基礎知識,學生不可能深入瞭解這些重要的社會現象。教導醫學生如何對病人提供營養諮詢,卻不提及營養食物的可及性差異與食物的社會文化意義等背景,則無異於教導學生基因療法卻省略遺傳法則的背景知識。

【行為的心理、社會與生理基礎】題組之描述

新的題組將會考驗應試者對於心理、社會與生理影響因子的知識,這些因子可能影響:(1)對於這個世界的知覺與反應;(2)行為與行為改變;(3)我們如何思考自己與他人;(4)社會與文化差異如何影響生活福祉;(5)社會階層化現象如何影響資源與生活福祉的分配(MR5諮詢委員會 2012)。新題組將強調久經認可的理論與概念,也包括實驗性與觀察性的科學知識。60%的題項來自心理學概論的典型課程內容,30%來自社會學概論課程,10%來自生物學概論課程。身為MCAT BSS次級委員會的成員,我們和MCAT的主要諮詢委員會並肩合作,以確保新式測驗中納入廣泛周延的社會學概念、理論基礎、與方法論取徑。

對於醫學院、醫學生、與社會學系的深遠意涵

目前,醫學院新生在BSS的準備上可說參差不齊,如此鉅大的異質性限制了初階BSS教學的深度,也耗費了極其有限的教學時數,使得進階的BSS訓練宛若緣木求魚。【行為基礎】題組的增補,應可鼓勵學生在入學時即備好更為充足的BSS知識,如此醫學院的教學就可以從一個更高的層級開始。最終,這項變革在未來應能讓醫生有更充分的準備去服務多元的人群,並瞭解行為對於健康的影響。

針對這項新的測驗題組,學生的準備方式可能不一而足,例如,他們可以選修心理學與社會學概論的課程,或更進階的課程,當然也可以自修學習。MCAT測驗並没有以任何課程作為參加的資格限制,也就是說,學生在參加考試之前不需要修讀任何特定的課程。儘管學生的準備方式因人而異,我們相信這項變革將對社會學系帶來深遠影響。目前有三分之一的MCAT應試者選修社會學概論的課程。快的話從2012年秋季班開始,選修社會學概論的人數可能會大幅提升。

更多關於MCAT2015的訊息,可以在https://www.aamc.org/students/applying/mcat/mcat2015/獲得。除了知道更多MCAT的訊息,你還可以下載 The Preview Guide for the MCAT2015裡面描述了新式測驗的內容與形式,甚至還有詳細的主題清單與範例試題。另外,還有三場關於新式測驗內容的線上研討會(webinar)可供下載。


Reference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