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31, 2017

災難的迷思與真相



颶風哈維(Hurricane Harvey)對美國德州帶來巨大衝擊,有人質疑為何不早點撤離居民,但卻忽略撤離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失,也不是每個人都擁有撤離所需的資源,因為「社會系統造就風險暴露機率上的不平等,使得某些人更易受災害的威脅,而這種不平等大致上反映出社會上所運作的權力關係(階級、年齡、性別、族裔等等)」 (https://goo.gl/mw5N2t)

關於災難的十大迷思與真相(https://goo.gl/ZagxZd

#1 外國醫療志工不可或缺-->事實上立即性的健康需求幾乎都可以由當地居民自給自足

#2 任何國際援助都需求孔急-->事實上非基於無私評估下的倉促因應只會造成混亂

#3 傳染病和瘟疫無可避免-->事實上災難之後傳染病鮮少發生

#4 災難會引發人類的劣根性(造成搶奪、暴動)-->事實上除了少數個案,多數人的反應都很正面,也很慷慨寬大

#5 受影響的災民常常太過驚恐與無助而不利生存-->事實上許多人會在緊急狀態下獲得新的力量與靭性(resilience

#6 災難的破壞是隨機性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受害)-->事實上最脆弱的人(少數種族、窮人、女性、兒童、老人)受害最深[也就是所謂的社會脆弱性(social vulnerability)https://goo.gl/RF9GoP

#7 設置災民的暫時組合屋是最好的解方-->事實上購買營建材料立即重建才是上策

#8 自然災害的災民總是需要糧食援助-->事實上自然災害很少造成作物減損

#9 災民總是需要衣物-->事實上災民幾乎不會欠缺衣物

#10 事情在幾週內就可回復正常-->事實上災難具有持續的後果以及巨大的經濟影響,當災民的需求和短缺變得更為迫切時,國際關注反而開始後繼無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