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女成為母親可能是深度貧窮的果而非其因(http://goo.gl/plZUS5);植入式避孕棒或避孕藥對青少年懷孕的效果未達統計顯著,反而學業成就和青少年生育率的負向關係更為強烈(http://goo.gl/7mmRZP)。
一般總以為,在青少年階段即生育的女性之所以貧窮是因為她們過早生育的結果(青少年生育-->貧窮)。美國的研究卻發現,「人生中一旦進入了不利的經濟軌跡,會導致許多青少女在很年輕又未婚的狀態下生育,人生後半段所顯現的貧窮結果(相對於那些没有生育的青少女)只不過是初始不利的經濟軌跡之延續。」(貧窮-->青少年生育-->持續貧窮)尤其,未成年女孩的母親所受教育較少的話,比起那些母親受過較多教育的女孩,更有可能生育。另外,當其他條件不變,居住在高度不平等區域(貧富差距愈大,上升流動的可能性愈小)的低社經地位女性會出現更多的未成年與非婚生育數(原始研究:http://goo.gl/oKONpJ)。
英格蘭的研究發現,長效可逆避孕措施(Long Acting Reversible Contraception: LARC)-像是皮下避孕植入棒、IUD
(宮內節育器)、注射避孕藥 (DMPA)等對於降低青少年懷孕只有極小的效果。相較之下,教育表現和青少年生育率的負相關更為顯著,而且效果相當可觀(原始研究:http://goo.gl/4nbD0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