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22, 2018

關於妥瑞症,你知道多少?


妥瑞症以「動作型」(motor)或「出聲型」(vocal)的「Tics」為特徵,這是一種間歇性出現的小動作,通常出現得很突然而短暫,前者像是眨眼睛、皺眉、蹙鼻、噘嘴、裝鬼臉、聳肩膀、搖頭晃腦、晃手這些快速而短促的簡單動作;後者則像是清喉嚨、咳嗽、出怪聲等短暫的聲音,但50%「出聲型」的患者會突然迸出一些話來(https://goo.gl/8EQsLD)。

Eapen, Cavanna, & Robertson (2016)的回顧研究(https://goo.gl/w5cJPg)指出,「Tics」對於形塑妥瑞症患者的個人經驗、知覺,以及其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妥瑞症患者個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又會受到其他的共病( comorbidity ) 情況影響,而更形惡化。所謂的共病,指的是和妥瑞症常伴隨發生的其他心理疾患(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侵擾行為(disruptive behaviors)、強迫症、自閉症)或心理困擾(焦慮、憂鬱、低自尊)。

過去許多研究指出,妥瑞症與其他的共病情況多會產生互動,進而導致患者的負面經驗與生活品質降低的惡性循環。而老師、同儕,與一般大眾對於妥瑞症的錯誤認知,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妥瑞症的污名與社會適應不良,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排除、霸凌與歧視。若能改善一般大眾對於妥瑞症與其他共病情況的認知,同時也增進專業上的認知,再佐以能夠滿足其複雜需求的跨領域服務,對於提升妥瑞症患者的生活品質,乃至關重要。


#反霸凌站出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