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在意識層面上支持或至少不反對多元,但潛意識裡面對不同性取向者卻又很不自在,這是個問題嗎?如同這篇報導(http://goo.gl/90Y7Qb)指出,「不喜歡不等於不尊重,至少你的心態是健康的。」「只要你的言行舉止沒有歧視並有尊重,沒什麼必要改變。」但有人為了想要消除潛意識中不由自主冒出的負面感覺,因此努力逛GAY版,這樣的想法還挺可愛的。
在當代社會裡,公然的歧視已經愈來愈少見(護家盟之類的不算),那要如何測量出個人的潛在偏見呢?哈佛大學內隱聯結測驗網站上提到,我們需要內隱聯結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IAT)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有時不願意把自己的態度告訴別人。第二,我們也許有著連自己都意識不到潛在態度,而那是由過去的生活經驗點點滴滴累積而成。內隱聯結測驗的結果即可包含這兩方面的控制及覺察(自己去試試:https://implicit.harvard.edu/implicit/)。
潛意識的偏見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並受到既有社會結構的鞏固與強化,光要測量出來就已經不是那麼容易,若想進一步消除潛在的偏見,更非一朝一夕就可達成,努力逛GAY版或許沒什麼用,研究顯示睡眠的效果可能還更大一點(http://goo.gl/TZNsFs)。最近一份刊登在Science上的報告提供了明確的證據。這份研究找來四十位西北大學的實驗參與者,首先讓他們進行兩個版本的IAT,結果不出所料,大多數人都傾向將女性臉孔和文藝類(而非科學類)的字眼聯結;將黑人臉孔和負面(而非正面)字眼聯結。接著,研究者請受試者只要注意違反刻板印象的「臉孔-文字」的結合就好(如:女性-科學類文字;黑人-正面文字),並同時讓他們聽到某種特殊頻率的聲音,之後再請實驗參與者小睡九十分鐘,睡眠過程中同樣讓他們聽著相同的特殊頻率的聲音。結果發現,利用睡眠進行化解成見的學習效果非常顯著,因為參與者在睡醒後再做一次IAT,潛意識的偏見減少許多,甚至一個禮拜之後重做一次IAT,效果仍然存在(原始研究:http://goo.gl/4HmIO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